正确认识命理学

2016-09-01     

       每个人都关心自身未来命运的吉凶祸福,但一直以来由于部分传媒对命理学的肆意歪曲,再加上因为个人学识、阅历的不足,很多人不是陷入听天由命的"宿命论"的怪圈,就是矢口否认命运的存在,以致于缺乏对命理学正确的认知。本文将就命运的实质、命运预测的原理和命理学的学术范畴进行详尽论述,旨在使读者全面了解命理学的研究价值,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进一步提高思辨水平,也希望怀疑命理学的人阅读后能对命理学有个正确的认识。

 

一  人究竟有无命运存在

 

       “命运”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

       “①事物或事情预先注定的进程,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

       《辞海》的解释是:②比喻发展变化的趋向。”

       我们所讨论的命运就是指的前一条释义所包括的含义。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从产生、发展、壮大到衰亡都有其自身的进程,而且这种进程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所以这种进程称之为注定的进程。人作为宇宙自然中的一份子也不例外,人的生死、贫富和人生中一切遭遇也有自身的规律。这种规律支配下的人生进程就是人的命运。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进程。正是因为不同的人其一生的贫富、顺逆、吉凶及一切遭遇各不相同,反过来也证明了人的命运是客观存在的。有相当一部分人否定人有命运存在,认为人生中的一切事情都是能由自己左右的,尤其是人生经历较少的年轻人,凭着自己充沛的精力和高昂的斗志,以为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努力去做,都能达到目标,即使屡遭挫折,也认为完全是因为自己把握不好或者处置不当所致,一点也不会认识到自身命运因素在其中所造成的影响。只有经过足够多的失败而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他们才会反思其中的原因并开始认识到命运的存在与作用。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其学识才华出类拔萃,举世称道,被尊为圣人。他一生勤奋刻苦,百折不屈,但以他盖世的才华也未能实现其政治抱负。他不得不反思和总结,最后终于认识到了命运的存在。“五十而知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些传世名言就是他对人生命运的体悟。

       古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军事家,如伏羲、周文王、鬼谷子、诸葛亮、刘伯温等等,他们都精通人生命运和术数预测,并留下传世名著。他们充分利用命运规律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取得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辉煌胜利。他们是何等精明的人物,如果命运子虚乌有,他们还会相信命运并加以研究和利用吗?

       我们经常提到“运气”这个词。体育比赛中,令对手接不起来的擦边球、擦网球,绝非运动员凭技术打出来的,主要是靠运气碰上的,所以称之为“运气球”。这种情况下运动员的得分是凭运气。全国的彩民数以万计,有的仅用两元钱买一张彩票就中了头等奖500万,而有许多人买了几万张不但中不了头等奖,连二、三等奖也中不了,这就是运气。客车发生车祸,车内乘客有的被摔死、有的被摔成重伤,而有的却安然无恙,除了“运气”二字,你能有更合理的解释吗?有的人能力比别人强,工作成绩比别人好,可是升职就是不如别人快,待遇总是不如别人好,这是为什么?诸如此类的事例举不胜举,它们充分说明了“运气”的存在。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天赋。只有天赋与行业对路时才能把事情干得最好。有的人搞技术堪称一流,但让他当领导却缺乏组织能力;有的领导组织能力是一流水平,但学技术却总是学不好;科学家难以成为政治家,政治家也难以成为科学家;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但让庖丁管理国家大事那就摸不着头脑了,如此等等。天赋是什么?就是命运中固有的客观存在的东西。所以,命运是客观存在的。

       不少人想荣华富贵,并为之而终身奋斗,但结果是有的人富贵双全,有的人只富不贵,有的人贵而不富,有的人则富贵全无,奋斗一生,千辛万苦,连体面的衣服都没穿过一件,这就是命运使然。

       有的人一段时期春风得意,锦衣玉食,一段时期又垂头丧气,穷困潦倒;有的人一生富足,有的人一生穷困;有的人一生健康,有的人一生多病;有的人一生找不到老婆,有的人红颜满天下;有的人儿孙满堂,有的人终身不育;有的人拈花惹草,有的人坐怀不乱;……这些举不胜举、有目共睹的事实,不正是充分证明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运存在吗?

       生活中常听到“生不逢时”“祸不单行”“霉运当头”“福星高照”“左右逢源”“英雄无用武之地”“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瞎猫碰上死老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之类的话,这都是人们情不自禁地对自身命运发出的感慨。

       总而言之,人的命运是客观存在的,不容否定。至于相不相信命运的存在,那是个人的认识问题,但命运并不会因为你不相信而不存在,否定命运的人就是否定事实。

 

二  人们对命学的质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不能决定物质。怀疑”“否定”“承认是一种意识,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物质。所以,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不管你是怀疑、否定与承认,它都客观存在着。人的命运是一种客观存在,这是经过几千年人类历史的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它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怀疑和否定而消失。

      那么,对于命运,为什么有的人半信半疑、有的人完全否定、有的人又坚信不移呢?这完全是由人的自身经历和认识水平决定的。任何人都有自己阶段性的人生目标,在朝目标奋进的过程中,有的人能顺利达到第一个阶段目标,中途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和挫折,于是认为完全是凭着自己的能力达到目标的,一般不会意识到其中有自身命运的作用,当然也就不会相信有命运存在。当他在朝着以后的阶段目标努力奋斗并不断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他才会反思和总结其中的原因,最后终于认识到,并非单凭能力和奋斗就一定能达到目标。他看到:在办同一件事时,有的人比自己能力差,花的功夫也比自己少,但别人成功了而自己却失败了;有些事,凭能力而论自己应比别人干得更好,但这些事却总是轮不到自己去干,机遇每次都光顾了别人。这时他才会认识到命运的客观存在和巨大的影响力。

      有的人从踏入社会起,虽然自己的能力不错,并且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但却事事受挫,而别人却心想事成。这种人很早就意识到了命运的存在和威力。

      极少数人不但能力很强,而且一生运气特好,凡事心想事成,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几乎没有挫折和失败的记录。这种人也难以意识到自身命运的作用。

        还有的人自己能力并不错,但一生屡战屡败,碰得头破血流,至死也不得志,可他仍然不承认命运的作用。有时连自身经历过的事实都不承认,这种人是不可理喻的。

      总之,一个人是否承认命运,是由自身的经历和认识水平决定的。绝大多数人都能通过自身的经历或早或晚地认识到命运的存在和作用,只有极少数人终其一生都体悟不到。不能认识到命运的人,只能待其自悟。

 

三  文化传媒对命学的褒贬

 

       人对事物的认识,除了来自于自身的实践外,还会受到有关文化传媒的影响。因为文化传媒具有诱导和教化人的功能,所以,当某个人对某一事物缺乏实质性认识的时候,文化传媒对他的观点之形成会有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事实上,很多人的思想意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传媒对自己的影响。

       古代的文化传媒主要是各种文体的文字作品和各种形式的民间表演。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现在又增添了影视、网络这些方便快捷的先进传媒工具,文化传媒的作用也就更加突出。

       文化传媒有时充当着事物评论员的角色,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加以评说和褒贬。命学作为一个敏感话题,从古到今更是被文化传媒长期关注和评论。自古以来,社会每个阶层的人既有相信命运的,也有否认命运的,其中,相信命运者居多。作为从事文化传媒的人,他们是以自己的个人观点去对命学加以褒贬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未必一致,所以,文化传媒对命学的褒贬历来也是不一致的。从事文化传媒的人对事物有评说与褒贬的自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具备定论事物的资格和水平。他们之中有些人对自己所评说的事物往往缺乏深入的研究,并没有本质的认识,只会看到表象,不能揭示实质,像这种外行充内行、打肿脸充胖子的评说当然就不具备正确性,更谈不上什么权威性。对任何一种事物,你首先得具备专家水平,然后才有资格作评论,否则就是一种不自量的、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文化传媒对事物的评说与褒贬未必都正确和公正。

       古今中外的文化历史证明,文化传媒对事物的评说与褒贬,客观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观点,它有时能给人以正确的认识导向,有时它也会混淆视听、颠倒是非,从而误导人们的认识。

       中国文化传媒对命学的评说历来未曾停止过,其中有褒有贬。有的文化传媒(如文艺作品、新闻评论、影视戏剧等)对有关命学的描述、渲染、评论都缺乏认真、负责、求实的态度,大多是随心所欲地胡编乱造,许多细节经不起推敲,尤其是涉及到有关命学专业知识的内容时,更是有许多贻笑大方的外行话。由此导致了大众对命学的许多偏见。

       我们不妨来看两个古代的例子:

       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中吴用给卢俊义算命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卢俊义欠身答着,问道:“先生贵乡何处,尊姓高名?”吴用答道:“小生姓张,名用,别号天口,祖贯山东人氏。能算皇极先天神数,知人生死贵贱。卦金白银一两,方才排算。”卢俊义请入后堂小阁儿里,分宾坐定;茶汤已罢,叫当值的取过白银一两,奉作命金。“烦先生看贱造则个。”吴用道:“请贵庚月日下算。”卢俊义道:“先生,君子问灾不问福;不必道在下豪富,只求推算在下行藏。在下今年三十二岁。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吴用取出一把铁算子来,搭了一回,拿起算子一拍,大叫一声“怪哉!”卢俊义失惊问道:“贱造主何吉凶?”吴用道:“员外必当见怪。岂可直言!”卢俊义道:“正要先生与迷人指路,但说不妨。”吴用道:“员外这命,目下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剑之下。”卢俊义笑道:“先生差矣。卢某生于北京,长在豪富;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如何能有血光之灾?”吴用改容变色,急取原银付还,起身便走,嗟叹而言:“天下原来都要阿谀谄妄!罢!罢!分明指与平川路,却把忠言当恶言。小生告退。”卢俊义道:“先生息怒。卢某偶然戏言,愿得终听指教。”吴用道:“从来直言,原不易信。”卢俊义道:“卢某专听,愿勿隐匿。”吴用道:“员外贵造,一切都行好运;独今年时犯岁星,正交恶限;恰在百日之内,要见身首异处。此乃生来分定,不可逃也。”卢俊义道:“可以回避否?”吴用再把铁算子搭了一回,沉吟自语,道:“只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一千里之外,可以免此大难;然亦还有惊恐,却不碍大体。”卢俊义道:“若是免得此难,当以厚报。”吴用道:“贵造有四句卦歌,小生说与员外写于壁上;日后应验,方知小生妙处。”卢俊义叫取笔砚来,便去白壁上平头自写。吴用口歌四句道:卢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

       卢俊义自报的八字是: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稍微有点命理知识的人都知道,八字的排列是有固定规则的,甲子年只有丁丑月而绝无乙丑月,丙寅日只有辛卯时而绝无丁卯时,天下绝对没有“甲子 乙丑丙寅丁卯”这个八字存在。就算卢俊义报错八字,难道吴用就不知道那是一个根本就不可能有的八字吗?他难道不怕卢俊义有意报个错八字来试他的功夫吗?他不会因此而纠正这个错误的八字吗?

       当然,这绝不是卢俊义的错,也绝不是吴用的错,而是作者施耐庵的错。他错在根本不懂命学而偏要胡编乱造。

       不过,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小说允许虚构,我们不必争论施耐庵在处理这个情节中有什么离谱,但我们也不能把小说当史实,不能把虚构的情节作为评判某种事物的事实依据。

       施耐庵所用的上段文字描述,意在褒扬吴用的计策,并非证明算命的功用;相反,也许他正是以此来说明算命是蒙人的伎俩。如果是这样的话,施耐庵也太外行充内行而贻笑大方了,因为他连排八字的基础知识都不懂。既然是外行,又怎么能打肿脸充胖子而不负责任地胡编乱造呢?

       的确,像上述这样的算命确实是蒙人的,但这并不是吴用在算命蒙人,而是施耐庵在玩不负责任的、贻笑大方的文艺游戏。这种游戏在事实上起到了人为诋毁命学的作用。然而,对于不懂命学的广大读者来说,谁又能看出上段引文中许多贻笑大方的破绽呢?读者被作者愚弄,却津津乐道,当那些被愚弄的读者明白后心中不知会作何感想……

       再看《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寄闲情淑女解琴书”中的一段关于算命的描述:

       他说道:“前几年正月,外省荐了一个算命的,说是很准。那老太太叫人将元妃八字夹在丫头们八字里头,送出去叫他推算。他独说这正月初一日生日的那位姑娘只怕时辰错了,不然真是个贵人,也不能在这府中。老爷和众人说,不管他错不错,照八字算去。那先生便说,甲申年正月丙寅这四个字内有伤官败财,惟申字内有正官禄马,这就是家里养不住的,也不见什么好。这日子是乙卯,初春木旺,虽是比肩,那里知道愈比愈好,就像那个好木料,愈经斫削,才成大器。独喜得时上什么辛金为贵,什么巳中正官禄马独旺,这叫作飞天禄马格。又说什么日禄归时,贵重的很,天月二德坐本命,贵受椒房之宠。这位姑娘若是时辰准了,定是一位主子娘娘。这不是算准了么!我们还记得说,可惜荣华不久,只怕遇着寅年卯月,这就是比而又比,劫而又劫,譬如好木,太要做玲珑剔透,本质就不坚了。”

       第九十五回“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颠”曰:“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

       从上述可知,元妃的八字是:甲申 丙寅 乙卯 辛巳。命理常识告诉我们:这个八字身旺,原局用神应是官星,比劫为忌神。上述引文中说“日子是乙卯,初春木旺,虽是比肩,那里知道愈比愈好”,作者显然把比肩当用神看。但紧接着又说“就像那个好木料,愈经斫削,才成大器。”木旺逢金,才叫斫削,而文中所说的明明“虽是比肩,愈比愈好”,乙木见乙木是比肩,说得没错,既然说是“愈比愈好”,那就忌怕金的克伐,这是命学中的喜忌常识,怎么能说愈“经斫削,才成大器”呢?这显然说明作者并不懂得命学的法则。不过他比施耐庵强一些,因为毕竟八字没排错,而且还知道几个命学术语,但到底还是班门弄斧,让内行一笑。“独喜得时上什么辛金为贵”,倒是说得不错。“巳中正官禄马独旺,这叫作飞天禄马格。”这更是可笑的外行话了,──查《渊海子平》可知:“飞天禄马格”首先必须是庚子、壬子、辛亥、癸亥这四个日子生的命局,但此命明明是乙卯日生,怎能入格?“日禄归时”之说纯属胡诌──日干为乙木,乙禄在卯,时支不为卯而为巳,哪有什么“日禄归时”?说“天月二德坐本命”也欠妥,因为正月生者见丁透为天德,寅午戌月生者见丙透为月德,这个命局只有丙透而并无丁透,只是月德坐命,不能说是天月二德坐命。文中前面明明说“初春木旺,虽是比肩,那里知道愈比愈好”,后面又说“只怕遇着寅年卯月,这就是比而又比,劫而又劫,譬如好木,太要做玲珑剔透,本质就不坚了。”这是明显的前后自相矛盾,并且“比而又比,劫而又劫”是同类太多而臃肿之态,哪里又会“玲珑剔透”呢?“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按《红楼梦》所说,元妃生于甲申年,死于乙卯年,按历法推算只活了三十一岁(虚岁),怎么又会“存年四十三岁”呢?如果真是死于乙卯年, 存年四十三岁,那么上列“甲申 丙寅 乙卯 辛巳”这个八字就不是元妃的八字了。

       从以上可知,作者连一些最基本的命理常识都不懂,说的大多是些贻笑大方的外行话,稍有点命理常识的人看了也会笑掉大牙。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水浒传》作者所用的算命情节,其用意不在于肯定算命的作用,而是在暗示算命可以蒙人──连卢俊义这样的英雄豪杰都会轻易中套;《红楼梦》作者则是肯定人有天命,并且可以通过算命先生准确地推算出来。二者对命学一贬一褒,虽对命学的看法相反,但二者却有一点是相同的──不懂命学。这种算命情节的描写虽可增加作品的艺术性,但却有损于作品的真实性和学术性,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艺术对命学的伤害。

       《水浒传》和《红楼梦》堪称我国经典的文学名著。鼎鼎大名的小说家对命学的态度和对命学专业知识的认识水平尚且如此,其它传媒文章的作者当然也不会强到哪里去。在此也不屑耗费笔墨去揭短了,只用“贻笑大方”四字作为评语足矣。

       作曲家能谱写让人陶醉的金曲,但未必懂得外科手术;政治家有经天纬地之才能,但未必懂得卫星发射。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全才,什么都懂,我们也不能这样去苛求任何一个人。但你不懂的东西,就不应该信口雌黄,否则,留给人们的未必是精神财富,恐怕反而会是误导与笑柄。

       无论如何,命学作为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上千年来一直流传不衰,本身就已证明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证明了它所具有的应用价值和科学内涵。至于不同的人对命学的不同褒贬,那是各自的认识问题。

       真理自在明白人的心中。

 

四   命运的实质是什么,认识它有什么价值

 

       命运的实质就是关于人生进程的客观规律。命运既然客观存在,我们就必须正视和面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客观规律虽然具有固定性,不能改变,但却可以利用。认识了人生命运规律,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利用人生命运规律去顺应人生进程,尽可能趋利避害,趋吉避凶,从而使自己真正成为识时务的人。

       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命运规律,你就知道什么时候是良机,就可以适时把握,努力奋斗,这样就会取得最大的成功;知道了自己的人生规律,你就知道什么时候有陷阱和障碍,这时你就知道理智趋避,从而避免失败或减少损失。但若你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命运规律,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是良机,什么时候有陷阱,你就会像一个没有拐杖的盲人走路,一旦掉进深坑甚至摔下悬崖就后悔莫及了。不知道自己命运而盲目奋斗的人,无异于丢掉拐杖走路的盲人。命理学就好比拐杖,它可以探知人生道路哪段平坦、哪里有坑、哪里有悬崖或沟塘。所以,一个人相信命运并通过命理学预知命运是非常重要、又很有价值的。命理预测是人生的镜子和顾问。

       人如舟,命如海,识命如识水文。逆命者必舟入漩涡,认命无为者随波逐流,顺命而知趋避者才能驾驭命运之舟避开礁石和漩涡到达人生的彼岸。

      人生犹如航海,预测命运犹如预测海洋天气,如果一个人航海而不知航程时段的海洋天气预报,什么时候船被飓风刮翻就只有让上天安排了。

 

五   命运预测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理论依据。命理学的理论依据就是阴阳五行学说。理论是抽象的东西,凡是你没有深入研习过的理论,你就不能真正理解它,更谈不上正确运用它。面对不懂的理论,感到神秘、疑惑、怀疑和抵触,这是很正常的。很多人并不懂得阴阳五行的真正含义,所以他们对此有一种神秘感和抵触情绪,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其实,阴阳五行并不神秘,它是对宇宙万事万物的描述、反映和总结。阴阳五行学说不但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深邃的哲理性,它是一门融科学和哲学于一体的特殊学科。

       宇宙是有序的,世界是有序的,天下万事万物都是有序的。这里所说的序,就是规律。人作为宇宙中的一物,其生命进程也是有规律的。只要是规律就可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揭示,揭示人生命运规律的理论依据就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关于宇宙运动规律的学说,它能揭示宇宙规律,当然也能揭示人的生命运动规律。

       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中的量变质变规律进行命运的推算,在推算过程中,不但需要综合运用数学、哲学、逻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而且还特别讲究思维模式的合理性和推算方法的技巧性。所以,命理推算是一种特殊的推算方法,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如果不得其法,又无明师指点,就很难学好。这也是历来研习者众多但精通者极少的原因之一。

 

六  命理学究竟属于何种学术范畴

 

       什么叫科学?科学是“以逻辑和概念等抽象形式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可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哲学是二者的概括和总结。”(见《新编古今汉语大辞典》199511月版第957页。以下相关词条的解释皆出于此词典。)对自然科学的解释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等基础科学。广义的还包括数学和各种应用技术科学。”(见上述辞典1042页。)命理学研究的内容其中就包括人的行为特点和思维规律,而且是以命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法则和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逻辑推理的抽象形式进行分析演算的,所以它属于科学的范畴。命理学能深入挖掘和预测人的许多生命信息,属于应用技术,所以它应归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称之为“哲学”。能揭示宇宙和人生规律的一般原理的理论称之为“哲理”。命理学研究的是人,当然离不开对人生哲理的研究,所以命理学也涉及到哲学。因此,命理学是融科学与哲学于一体的特别学科。生物体所具有的生存和活动能力,称之为“生命”。命理学正是一门研究人的生存和活动能力的学科,所以,准确地说,命理学就是“生命信息科学”。

       命理学习惯上又简称为“命学”。

       命理学能够预测人的未来命运信息,追溯人的过往事件,其准确率的高低取决于命理预测师的专业水平。高水平的命理预测师其预测准确率可达到85%以上。命理预测是否准确,是以被测者的人生事实证据作为衡量标准的,所以它是一门“实证科学”。

       正是因为命理预测具有相当高的准确度,所以从古到今一直被人们所信任。如果是欺人之谈,还会有那么多人相信吗?历代还会有那么多名人贤士去继承并深入研究吗?当然,从古到今,江湖上确实有许多并未真正入门的低水平的算命先生,由于他们并不具备起码的专业水平,他们的预测也不能达到较高的准确率。但是,为了谋生,他们不得不施展一些伎俩行走江湖,以致玷污了命理学原本的形象,使人们误以为那就是命理学的本来面目。久而久之,就使人们觉得它是迷信了。其实,这都是那些命理知识浅薄的江湖术士的过错,并不是命理学本身的污点。这跟庸医误人而我们不能说医学是迷信、卫星发射失败而我们也不能说航天科技是迷信的道理一样。但有的人就是对命理学心存偏见,攻其一点,不计其余,以偏概全,以假代真。其实这种人其思维本身就有毛病,他们并不是以实事求是的认知态度,而是流于表面,不重实际,相反,他们正是不折不扣的形而上学。他们不懂命理学,根本就不具备评价命理学的资格。命理学在华夏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不正说明了它自身的科学内涵和实用价值吗?

 

七  命学队伍与预测行业的社会效应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算命者都是些走街串巷的江湖术士,被人们称为“算命先生”或“八字先生”。这种江湖算命先生在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其人数之多,可想而知。的确,在这么多的江湖算命先生中,很多都是只懂点命理的皮毛,并不具备算命的专业水平。为了生计,他们有时不得不借用江湖伎俩蒙人。时间长了,便给世人留下一个“算命蒙人”的印象,这也是人们把算命视为迷信行业的原因之一。

       其实,江湖算命先生虽然数以万计,但具备真才实学的却是凤毛麟角。他们并非命理学的代表人物,相反,他们的低劣水平和蒙人行为恰恰是对命理学的亵渎和玷污。有人认为,全靠众多江湖算命先生的代代相传,命学才得以延续至今,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诚然,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的参与,使得命理学走进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普通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从客观上为命理学的代代相传,薪火相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江湖之流的坑蒙拐骗等欺诈行为,却给命理学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使命理学长久地蒙受不白之冤,也烙上了永远擦不净的污点。从根本上讲,正是这些江湖蒙骗之流和他们的低劣水平,最终成为了破坏和败葬命理学的罪魁祸首。真正使命学得以承传的是那些辛勤的命理学家和他们的光辉著作。

       当然,江湖上的算命先生,也有专业水平特别高的,但为数太少,鲜为人知,不但远不能成为整个江湖算命队伍的主流,反而被大多数水平低劣者所遮盖,就像金子被泥沙埋住一样,这实在是命学的悲哀!

       从古到今,由于诸多原因,命学未能得到持续的发展,深入研究者不多,命学高手更是罕见。所幸的是,历代都有极少数的命学专家在传承和研究命学,并先后留下了上百部著作传世。比如唐代李虚中的《李虚中命书》,宋代徐子平的《渊海子平》,宋代京图、明代刘伯温和清代任铁樵先后所撰注的《滴天髓》,明代无名氏的《穷通宝鉴》、万育吾的《三命通会》、张楠的《神峰通考》,清代陈素庵的《命理约言》、袁树栅的《命理探源》和沈孝瞻的《子平真诠》,民国韦千里的《千里命稿》等等。其中有的命书被收入清代著名的《四库全书》之内。历代这些研究命理并著书立说的人,无一不是当时的名人才子,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并且很多都是朝廷官员。他们的命理预测水平十分高超,令人折服,所以深受人们的敬重。但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普通老百姓是难以见到这些命学大师的,要亲自见识他们的推命功夫就更是一种奢望了。这种命理学家虽然为数甚少,但他们却是命理学的真正代表人物。

       任何一门科学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研究氛围和应用环境,它就难以发展和进步。从古到今,真正的命学大师本来就极少,他们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主要是为富贵之人预测和谋划。处于社会下层的人数最多的老百姓根本无法得到这些命学大师的预测和人生指点,所以,历史以来,真正的命学一直都是在为社会中上层的少数人服务,广大的平民百姓不但难以得益于命学,反而容易被江湖骗子所蒙骗。许多人之所以否定算命,原因就在这里。

       从上述事实不难看到,真正的命学从未得到普及,所以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命学的本来面目和真正价值,因此人们怀疑和否定命学的心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要使命学发扬光大,服务于人类,必须首先把命学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普及,去掉几千年来江湖骗子故弄玄虚而编织的神秘面纱,让人们看到命学的科学真面目。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广大命理学者的长期努力,不断学习实践发挥带头作用,攻克学术难关。同时还需要社会的支持和政策的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使命学走上正轨,健康发展,最终才能真正地为广大民众服务。

       目前,命学的具体问题不少,需要人才和时间去解决。但这不是少数人就能办到的,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办到的。发展命学,任重道远。命学是中国的民族文化和科学瑰宝,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去研究和弘扬。

 

八  命理学的任务与使命

 

       任何一门科学都应该为人类提供有益的服务,否则,它就不具备科学的应用价值,命学也是一样。

       准确揭示人的命运规律是命学的任务;根据命运规律为人们指点迷津,提供有益的人生改良方案和建议是命学的使命。

       命学的应用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人们命运的准确预测,预测只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测去指导人生才是最终目的。命理预测师在准确预测人生命运信息的基础上,应该给求测者提供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人生改良方案。这种方案可以提示求测者适时把握机遇,及时规避风险。这样才能使求测者多成少败甚至不败,才能提高生命质量。

       当然,命理预测师所提供的人生改良方案也只能是一种重要参考。对人生方案的确定,最终还要靠求测者本人结合实际进行全面分析后作出决策。

 

九   理智把握命运  反对宿命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客观规律虽然不能改变,但可以利用。人的先天命运体现的是一种客观规律,虽然不能改变,但却可以利用。这是科学的命运观。

       人的先天命运是一种趋势,一种人生走向,是对一个人一生各阶段顺逆吉凶之定性。这种顺逆吉凶在性质上虽难以改变,但在程度上却是不难改变的。人们通过方向正确、方法恰当的自身努力,可以改变先天命运所预定的吉凶程度,这种努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对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

       有的人认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人的生死和贫富都由命运或天命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这是一种典型的宿命论思想。这种人虽然相信命运,但却不去积极应对和改良命运,完全听天由命,消极颓废,无所追求,丧失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十分可悲也是极其错误的。

       也有的人完全不相信命运。他们认为命运完全是由自己创造的,自己完全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他们拼命向前,百折不回,明知不能做的事也要硬着头皮去做,无论怎么失败,也绝不回头。这种人虽然斗志可嘉,但因为藐视客观存在的命运规律,盲闯瞎干,结果导致多败少成,这是一种鲁莽愚蠢的行为,并不可取。命运既然是规律,你就不能违背它,否则,你就必然受到命运规律的惩罚。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总之,对待命运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要相信,又要熟知,还要理智地顺应,更要积极地应对、利用和把握。要做命运的主人,不要做命运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