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辛劳一分才。经过几十个日日夜夜地苦心研究,他开始摸到了批命的诀窍,再加上师父师兄恰到好处的点拨,他以令师父师兄大感惊奇的飞跃式的进步,迅速具备了独立批命的本领。
他敢于独立行走江湖了。当时的李顺祥,又矮又瘦,一张白净的娃娃脸看上去是那样的幼稚,但和他接触深了,就知道他已是一个早熟的孩子。尤其是那手铁口直断而又命中率高的批命功夫,令街头巷尾那些六七十岁的老算命先生也瞠目结舌,老先生竟然折服于“小先生”。
李顺祥是个很尊重同道的人,他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碰上算命先生,他都要找他算一算,算得不准的,他二话不说,规规矩矩地掏钱走路,从不给同行难堪;碰上有两下子的算命先生,他付了预测费后,才道明是同行,与他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江湖之大,艺人之多,其中不乏身怀一技之长者。李顺祥想:如果我能把他们的每一点绝技都学会,集中起来,那时,我不就可以给人测得更准、更神,不就可以为人们有效地化解隐伏的种种灾难了吗?
于是,他开始游历四方,遍访各路高手异人。为了学到别人的一技之长,他或者与对方以技换技,或者出高价购买,有时这两招都不管用。身怀绝技的江湖艺人,是不会轻易向别人“泄露天机”的,因为那是他们藉以立足江湖的看家本领。
李顺祥行走江湖,有时会碰到一些令他棘手的事。他曾遇到有的人,四肢酸软,头昏眼花,整天没精打采,求医治疗丝毫无效。按民间术士的说法是中了邪,非用符咒不能化解。1986年秋,李顺祥听说城口县有个漆工会这种方术,灵验非常,于是他买上厚礼,登门拜访。谁知那漆工不为财物所动,态度生硬地矢口否认自己有什么方术。但人们说得有根有据,岂会有假?于是隔了几天,李顺祥又奉上厚礼求教,可是那漆工仍然不肯承认会此术;但精明的李顺祥感觉到这次漆工的态度缓和了些,他认定会有希望。过了几天,李顺祥再次买上厚礼求教。一个不足20岁的小伙子,学艺如此执着,漆工虽不为礼物所动,却终于被李顺祥的精诚所感动。他也听说过李顺祥的传闻,现在见这个小伙子艺高心善,便终于将一手秘技悉数传给了李顺祥,并郑重告诫他:“此术能救人也能害人,以后万万不可传无德之人。”李顺祥牢记在心。
像这样的一技之师,李顺祥先生先后拜见了几十位,其中推命的、算卦的、看风水的、择吉的、用方术解灾的,等等,什么高人异士都有,李顺祥从他们那里学得了一身广博的绝技。数年后,他当初的授业恩师孙老先生见他年纪轻轻竟然能集各门各派的看家绝技于一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光耀师门,当师父的内心里感到了极大欣慰和满足。他对这个爱徒说:“顺祥啊,常言道‘前三十年师传徒,后三十年徒传师’,我看我们师徒是前三年师传徒,后三年徒传师了。你在别处学到的绝活可不要对师父保守啊。”李顺祥能有这样一位大力支持徒弟博采众家之长的胸怀宽广的好师父,也算是他的造化。而李顺祥对师父不但在礼节上、生活上十分孝敬,而且把从他处学得技艺也毫不藏私地献给了恩师。他们师徒二人在研究技艺方面没有师徒之别,每当爱徒指出恩师某个学术观点需要更新和完善时,只要确实有理,当师父的便爽快地接受。孙老先生心中有数,这个经过长期苦学并且深具预测实践经验的徒弟真正成熟了。李顺祥在川陕二省颇具传奇色彩的预测故事不断传进师父耳内,当师父的放心了,满足了,他为有这样一个高徒而引以自豪。
三、挟艺云游 留芳川陕
1985年二月的一天,在四川万县地区城口县有一对青年夫妇前来向李顺祥的师兄求测,他们报上了一个小女孩的生辰,李顺祥初生牛犊不怕虎,决定一试身手。当时的李顺祥,年仅18岁,又矮又瘦,稚气未脱,而他的师兄却是40出头,他和师兄在一块,求测者往往把他们当成“父子”俩,闹出一些笑话来。求测者一见他是个小娃娃,大失所望,执意要求“孩子他爸”预测。李顺祥心里很不服气,当即断他小孩常年多病,药不离口,父母为孩子操碎了心……这一下砸得准准的,年轻夫妇不禁一怔,然后苦苦央求李顺祥师兄弟为小孩解灾。原来小孩确实长期患病,四处求医,药石无效,现在已是穷困不堪,无钱为孩子医治了。病急乱投医,一直不相信算命的夫妇也绝望地来为孩子算命了,没想到一下子就让李顺祥给道出了他们的那块心病,孩子的父母信服了。
1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