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同悲 江河洒泪
沉痛悼念周易研究家 预测学家邵伟华老师
惊闻邵伟华老师仙逝,回想与邵老师二十多年的交往,令我不胜伤感。邵老师一生为易学做出巨大贡献,培养出了大批易学应用人才,堪称一代大师。他献身于易学事业,关心传统文化的传承,导人向善等种种精神,值得我崇敬和学习。
邵老师专注于易学学术,成果丰硕。他建立首个易学阵地,先后担任多个易学机构职务,出席各类易学活动,珍惜和培养人才,桃李满天下,对当代易学应用的迅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记得早在1996年12月,邵老师在鄂州召开首届周易应用学术研讨会,初与邵老师见面之际,就得到他的肯定和邀请,挽留我在他创办的“邵伟华易学研究服务中心”任专职预测师。我一家四口初到中心时,邵老师就让她的长女邵红女士腾出邵老师自己的一套豪华住房,让我们一家人居住,直到中心从鄂州迁到咸宁。这种知遇之恩和特别优待,使我深受感动。
在中心经营过程中,邵老师非常重视专业技术和服务质量,采用顾客反馈调查、预测师业务量统计和预测师奖惩提成等方式,来促进中心工作人员提升预测水平和服务质量。有这样专业精神的团队,对易学应用学术和风气的发展,无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有力的保障。
邵老师对易学学术、服务质量的不懈追求,不断地激励着我。从1996年到1998年在邵老师易学研究中心工作的那些时间里,我在业务上创了预测人数第一;回头客(因预测准确而求测者又介绍别人求测,被介绍来的求测者,“中心”称为回头客)人数第一;预测反馈顾客满意率第一(1997年10月10日“中心”第一次统计我的预测反馈顾客满意率为98%,1998年元月第二次统计为99.17%,1998年上半年统计为99.6%,创中心开办以来的最高纪录);提高班授课学员评分第一等几个第一的佳绩。邵老师为我单独安排了预测室(其他预测师都是共同办公),1997年6月起我先后兼任“四柱、周易面授提高班”第6届至第13届的高级讲师,“中心”周易、四柱夜校讲师兼副主任,中国易学信息预测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心”预测部经理。1998年元月4日,“中心”在划分预测师收费等级标准时,我独自一人被“中心”定为最高收费等级。邵老师尊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学术原则,亲自推荐我的学术论文在他“中心”创办的全国性刊物——《周易与应用》上发表,使得我的学术成果得以迅速公开流传。回想起这些经历,邵老师高超的管理艺术和强大凝聚力,将中心建成易学圣地,收集才学之士充分发光发热,使我对邵老师的胸襟、能力、使命感等,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之情。
在学术的求索道路上,并不是平坦的,往往是坎坷曲折的。在进入邵老师“中心”工作之前,我在民间已得数十位授业恩师的传授,已经在多地从事预测十多年。凭过硬的预测技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而得到邵老师的垂爱。我与邵老师都是对学术怀着“实事求是、服从实践”的原则,由于所学不同,只能抱着“百花齐放、求同存异”的立场,既不愿意曲阿迎世,也不会贬人誉己。邵老师有意以收我为徒来促进关系,我因坚持师门传承和学术自由而婉拒。因后来的种种原因,我离开邵老师独立发展,但对邵老师始终保持领导与下属之间的默契,心存知遇的感恩之情,只是有些人不知道,喜欢搞一些“非此即彼、情理混淆”的名堂。
2006年,邵老师70寿诞,我作为公司老员工被邵老师公司发请柬和邵老师亲自打来电话邀请,我倍感荣幸,欣然参加,与老领导、老同事们欢聚一堂。
2018年,重庆市周易研究会成立,我被推选为首任会长,邵老师发来贺电,并被聘为研究会首席顾问。邵老师与我之间的相惜之情,只有我们之间最清楚。
如今,邵老师已仙逝,昔日的一切犹如眼前。这样一位在易学界举足轻重的长辈大师,让无数人得以进入易学应用的大门,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益,我更直接得到过他的厚爱,只可惜由于各自坚持自己的学术体系,很遗憾不能在学术的道路上与邵老师携手同行。这种情感,不是普通领导、下属关系所能包含的。作为从事易学应用的同道,我对邵老师的功业成就、善行修行,只有满满的敬意。邵老师是我们易人的榜样。
邵老师仙逝,使我失去了一位好长辈,我永远难忘他对我的重大影响。
在此,愿邵老师一路走好,并请邵老师家人及亲属节哀顺变。
李顺祥 悲挽
2019年5月24日